怕和排斥,会成为促使她毁灭一切的动力。
十几岁,心智还未长成的阶段。就算过分早熟,那也是一种“拔苗助长”的假象,并非真的思虑周全与
殪崋
世故。十几岁的早熟与成年人的幼稚同样是隐患,遇到极端群体更容易生出极端后果。
天真懵懂无害的青少年,不至于走上犯罪道路。早熟的青少年对外面的世界一知半解,对自己的“牛逼”过分夸大,会凭着一点无畏的勇气和没有同时发育成熟的顽劣心态,干下一些不可挽回的事。
成年人们大概也是对这个阶段的矛盾十分了解,都是过来人,明白大多青少年犯罪说穿了就是对世界和人生的无知,制定法律时对这个群体也会额外开恩。
只要不是傻子,都会知道未成年犯罪可轻判。哪怕是成年人,死刑口也越来越紧缩,死刑率逐年下降。法律条文上的规定,与现实中的执行还是有差距的。
不要说十几岁了,哪怕是现在的戚晚,也有类似的想法。
就在姚珹和辛念开始怀疑她和张大丰的关系时,此时的戚晚也正在想同样的事。
这段时间戚晚除了写《来自黑夜的自赎》,便会抽时间读母亲安闲的出版物与手稿。
她现在的心态也与以前不同,加上时不时和李琰做心理咨询,以及对过去经历的回顾,似乎更加客观些。
这种客观就像是她的灵魂抽离出来,漂浮在上空俯视往昔,批判地看着那些不堪、荒唐,带着各种不理解,不可思议。
以前戚晚总是不断问自己,她为什么要加入谋杀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