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他的处理办法是给张嘉桓一个更重要的工作, 而且让他认为重要工作交给他是对他的额外信任,简而言之,又被重用的错觉。
这项工作就是, 为徐耀平控制舆情。
徐耀平这边的情况和当初君腾汽车的情况类似, 场面比较混乱, 很多家浑水摸鱼,有像申宇公关这样下饵钓鱼的, 也有他的政敌趁机兴风作浪扩大声势。
肖君尧说:“徐总编自己得到了消息, 纪委收到关于他的两封信,都是匿名信。匿名信的标准处理流程本来是看内容,如果内容只是泛泛而谈、捕风捉影, 举不出具体时间地点数额, 一般就只会置之不理, 封存起来。这两封信就是这种类型, 虽然很擅长上升高度,但说的事就还是他做老师时和盛致的不伦恋情以及当领导时收受了好处,也没有什么细节。可是现在网络噪音太大了,要是完全置之不理, 又怕被质疑不重视人民呼声。”
所以症结就在这里,可查可不查, 查不查看舆情趋势走。
就算没有任何事, 只要立案调查, 肯定对徐耀平不利。
张嘉桓点头表示明白, 接话:“确实,我一直关注着这一块的舆情,本来对个别领导的私事,网民也不感兴趣,要说感兴趣的可能只有和盛致有关那部分。但从上周开始风向明显被人有目的地带偏了,他们指出信息日报在立场上‘歪屁股’、‘崇洋媚外’,对于外资企业的评价长期高于民族企业,这个风向一带出来,煽动了很多人的爱国情绪,热度一下子又上去了。我看也不能置之不理。”
肖君尧顺势说:“现在风口浪尖上,无数眼睛盯着,要把这个舆论压下去,一定要找个经验非常丰富的渠道商才行,你手里有选择吗?”
肖君尧话说得委婉,这种局面需要的渠道商不仅得经验丰富,还得胆大心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