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考中明经科,补缺委派到博昌县做县令。”
李承乾了然:“怪不得这里的菜色与醉仙楼一般无二。这莫不是骆履元家眷开的?”
“不是,是县衙开的。从店铺选址到铺面布置等都是走的公账。食肆主厨是当地人。骆履元用自己的体己送他去醉仙楼学艺,学成后回来食肆接管后厨。
“食肆中的一应伙计也是雇佣的县内贫困之家,每日所需食材亦是县内贫户供给。如此也算另一种形式的帮扶。食肆所获收益五成用于县学,五成存于县衙,以备县内水渠道路等各色建设所需。”
李承乾眉眼带笑:“倒是挺有想法。”
“据说这是骆老板与骆履元共同想出来的主意,也是从殿下身上得来的灵感。”
李承乾侧目:“哦?”
“殿下主张各地县学开荒,划分一定数额的田亩纳入旗下,令县学学子参与种植,收成所得用于县学。
“此法一是为了让学子懂得农事之技,理解民生之苦;二是为了让他们强健体魄;三便是为了让县学能尽量自给自足,减轻朝廷与当地府衙的负担。
“所以骆老板与骆履元也算是效仿的殿下。”
即便是效仿,能举一反三,利用自身优势想出这样的招数也十分难得。
“这么看来骆履元在此地倒是有些作为的。”
梁武点头:“是。属下在坊间混了大半日,听到的皆是对骆明府的赞扬之言。观坊间各处形态也可知此地百姓生活不错,即便算不得多富裕,至少温饱不愁。”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