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亲娘都与人换了当做粮食,可谓凄惨。
古代没有农药,处理蝗灾的办法大多以鸡鸭啄食为法,但效果甚微,
还有用“焚瘗”之法治蝗,利用蝗虫喜欢火的习性,在田地周边堆起火堆,等天色暗透再点燃篝火,蝗虫会循着光亮飞过来,被火灼伤翅膀不能再祸害庄稼。
这些办法大多治标不治本,蝗虫的繁殖能力非常强,古诗有云:虽然捕得一斗蝗,又生百斗新蝗子。所以灭掉虫卵阻止蝗虫繁殖才是重中之重。
宋玉竹对这方面了解不是很多,他上辈子只是普通的外科医生,让他治病救人还行,灭蝗属实强人所难。
专业的事还需交给专业的人办,刘蔺给宋玉竹举荐了一个人。
此人是户部员外郎名叫肖清池,当年不过是蜀州一名普通的县承,因治蝗有功被提拔进上京。
宋玉竹派他去西洲治理蝗灾,务必将灾害降到最小。
肖清池接到圣旨后,户部的同僚都对他升起一丝同情。治蝗是件苦差事,治好了有大功,治不好肯定会遭到连累,不过又有几人能治好蝗灾呢?
让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肖清池仅仅用了半个月就将蝗灾控制住,还解决的当地百姓的温饱问题。
肖清池去西洲后,第一件事便是命人在各地张贴告示,凡捕蝗虫蝗子一斗者,可换粮食半斗,不要粮食就择成现钱三十文。
老百姓一听,还有这好事呢?
有人半信半疑的开始出去捕蝗虫,再拿到县衙去换粮食,没想到一斗虫真换回来半斗米!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