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厂由朝廷派出专人负责管理,招聘工人每天工作六个时辰。包吃包住,一个月能拿二两银子的工钱,这还不算,到年底根据钢厂的产量还会给工人大封红!
当地百姓一听有这么好的待遇,纷纷报名前去应招。
招工的管事不敢懈怠,按照上头的要求,只招年轻力壮的男丁,年纪太小太老的都不要。
这两座钢铁厂每日能产精铁三千石至四千石,这个数字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
这些钢材一部分用来做铁轨,另一部分做成工具农具,低价出售给百姓。过去买不起的铁器如今家家户户都能用上了。
工人们如蚂蚁筑巢一般,一点点修建铁路,虽然效率慢,但架不住成千上万的百姓加入炼铁的工作中。
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启的第一条铁路即将问世!
建铁路就不归科研部管了,他们也开始的新的研究项目——蒸汽轮船。
民以食为天,百姓还没达到温饱前,所有的理想都是空想。
宋玉竹想尽快造出轮船,把玉米引进国内,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
时间一晃来到了长治三年。
春天万物复苏,司农司成功培育出第一批土豆苗,他们将这些土豆苗埋进地里,等待着几个月后的丰收。
那个叫安东尼奥的欧罗巴人,经过一年的学习,已经能用简单的汉语对话了。
宋玉竹经常召他入宫闲聊,这人非常有意思,虽然说话颠三倒四,但却说了不少有用的东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