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这是一拍即合啊。
宋书玉连忙欣喜地表示:“杨书记这个事好办,可以将咱们公社的种植棉花经验推广到全县。至于多出来的棉花,我们服装厂倒是开着车子,挨个公社地去收,保证一个都不落下,您觉得这主意怎么样?”
这不是得带着兄弟公社一起风光吗?
好不容易得了表扬,杨书记并不想这么快就拉上以前的穷兄弟,他还没过够瘾呢。
“这……你们服装厂忙得过来吗?”
宋书玉笑着说:“忙不过来可以招人啊。杨书记,实不相瞒,咱们服装厂现在卡脖子的就是原材料这一环,布料太单一了,而且数量不够多,只养得起三十多个工人。要想扩大规模,惠及更多的社员,必须增加原材料,不光是棉布,其实我还想请您向上面申请,给咱们拨一部分其他的布料。当然我知道这事您也很难办,但我想要是等咱们厂子的规模扩大到一百人,五百人呢?当我们厂子在县里的影响越来越大时,再去向上面申请,应该会容易很多。”
即便不答应也没关系,反正这马上就要77年了,转眼间就到了79年,改革开放的东风一吹,以后他们完全可以去外地寻找合适的厂子提供各种布料,还可以货比三家。
杨书记被宋书玉说得有点心动。
五百人的大厂啊,全县十个手指头都数得过来。
若是落在他们红旗公社,那他们公社就有面子了,而且还能惠及五百个家庭。
这样实实在在的好处,谁能拒绝?
杨书记被说动了,指着宋书玉道:“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