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多给你介绍几个买主。”那妇女仍要磨谢铮。
谢铮这个少爷脾气,前几天买自行车和缝纫机三百多块都不眨一下眼的家伙,今天竟然颇有耐心:“婶子,真不行,你看看这布料,这工艺,还有我们大老远跑过来耽误的工分。婶子,我跟你说个实话,这手帕我们就只有一分钱的利润,你这么砍价,咱们老底都要赔光了。”
一味的卖惨并没有用,哪怕你真的没有利润,顾客也不会相信的。
宋书玉适时地上前帮腔道:“婶子,你眼光真好,你肤色健康红润,这块浅白色带波点的手帕最衬你的肌肤了,咱们这里几百张手帕里就只有这一块,卖了就没了,婶子你要喜欢可一定要抓紧了。”
这番话先肯定是婶子的眼光,将她夸了一遍,然后又故意营造“独一无二”的感觉,让这婶子心理上得到满足。
这一辈中年妇女被生活磋磨过,很多人一分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但她们同样也有人性的弱点,喜欢听好话,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也喜欢那种独一无二,人无我有,受人追捧的感觉。
有时候卖东西,不光是满足顾客的物质需求,也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顾客的心理需求。
不然同样的货物,同样的价格,甚至是同样一家店,为什么有的营业员业绩好,有的营业员业绩差呢?
果然听到宋书玉这话,那婶子眼睛像探照灯一样在摊子上扫了一圈,果然没发现一样花色款式的,当即痛快地掏了钱。
跟她一起的那个婶子也不砍价了,低头在手帕堆里扒拉了一番,重新特意挑选了两条“独一无二”的手帕,心满意足地付了款。
等她们走后,谢铮连忙跪在床单上将弄乱的手帕铺好,然后问宋书玉:“卖货还有什么技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