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岚姐好厉害。”
“司岚姐好棒。”
众人友好鼓掌。
从三味书屋出来又去了百草园,鲁迅描述中的百草园就和许许多多人的童年一样,充满了乐趣充满了欢乐,这一份欢乐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会懂,也才会为之增添滤镜,若是从外人角度来看,这仅仅只是个宁静的,安逸的,既有着古时候大户人家从容气魄,又充满了近现代人生活气息的园子。
任焰抚着园中的一棵大树,道:
“鲁迅曾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道‘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关于这个‘皂荚树’还有一段历史。”
“当时百草园里种植的是一种叫做‘无患子’的树,因为这两种树长得非常像,而且无患子也能用来做肥皂,当时有关人员就以为是鲁迅写错了,或者这个皂荚树就是无患子,直到很久以后,经过专家考证,确认鲁迅没有写错,是后人种错了。”
“然后大家就去找真的皂荚树,不过皂荚树数量少,要找到一棵树龄、外形都符合鲁迅先生描述的更是难上加难,最后还是07年在新昌一个农村找到的。”
众人举起脑袋看向这棵高大的皂荚树,原来,这还是一个“外来伙伴”。
经过了百草园,剩下的最后一站是鲁迅纪念馆,纪念馆占地约有5000平方米,庭园里种着松、兰、梅、枣树、皂荚树、桑椹等多种植物,力图再现鲁迅当年的环境氛围。藏馆里则有大量鲁迅生前使用的实物、手稿、照片、书信、图表、模型等展品。
鲁迅一生有三分之一时间都是在绍兴度过,这个馆中详尽地记录了其55年生平事迹,从7岁进入私塾到十三四岁时家道中落,再到日本留学,回国后的一系列思想主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