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则利用码头的便利,与往来的商贾交流,让他们也加入到为方子言伸冤的队伍中。
一时间,京城內外,为方子言鸣不平的声音越来越大……
仅靠舆论造势还远远不够,必须找到纪纲的把柄,才能真正扳倒他。
於是,在商会会馆那宽敞却气氛凝重的议事厅里,王福、赵海等一眾商界翘楚围坐在一起。
烛火摇曳,映照著他们满是忧虑与决然的面庞。
“诸位,咱们为方大人鸣冤的呼声已传得够响,但要让纪纲那老贼彻底倒台,非得抓住他实打实的把柄不可。”
王福率先打破沉默,声音低沉却透著不容置疑的坚定。
赵海微微点头,目光扫过眾人,接话道。
“没错,我寻思著,纪纲这等贪得无厌之徒,平日里行事张狂,在海外说不定也有见不得人的勾当。”
“咱正好利用咱庞大的商业渠道,把目光投向海外。”
眾人纷纷交头接耳,低声议论。
片刻后,一位经营茶叶生意、久在海外贸易圈摸爬滚打的李老板站了起来,神色郑重。
“赵老板这话在理。咱那些商船,常年往来各国港口,船长和船员们人头熟、消息灵。”
“若暗中打听纪纲家族的事儿,没准真能探出些门道。”
商议既定,行动迅速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