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提到回梁国,那就是要与他分离,元琰一阵揪心,满口答应道:“婉婉,我节制,求你别走。”谁让他见到她就精虫噬脑,他也知道自己索求无度,都怪那该死的淫欲。他向她请罪:“我有错,我有错,以后我定然改过。”
她摇摇头,“勇于认错,永不改过。”
“我会改过!”
“那我要独住,你休想乱搞。”她换好衣裳,看都不看他就走了。
元琰若有所失,他一连几天都不痛快,每天看到幕僚宋凝在身边笔耕不辍,同官员、将领谈笑风生,却唯独与他生分,心就堵得慌。军中事务繁杂,恒州事务一样劳心,公中的钱粮用来赈济灾民,乃是杯水车薪。
然而豪强趁机兼并,抢占良田、人口,朝廷却无力抑制兼并,这已是明眼可见的祸患。因此,他还要花费精力安抚那些成势的强宗豪右。胡太后屡屡催促出兵,元琰只得派小股兵力协助尚书令李尚出兵,但魏军皆被破六韩击退,北方平叛陷入僵局。
没了元琰时不时的骚扰,婉凝得以静心跟温子慕学习,让她对魏国有了更深的认识:六镇之乱表面上是南迁洛阳导致六镇地位逐渐下降,兵士上升途径被阻塞,军民愈发不满朝廷。实际上在孝文帝改制之后,去鲜卑旧俗,抬起汉人清流门阀的极端改制造成的反噬,所以这不但是压迫与反抗,更是胡汉之制的碰撞。
魏国在边境设镇,派镇将镇戍。六镇的兵士世袭,世代从军。这些地方一向偏重军政,而疏于民政。军镇主将参僚多贪舟车之利、山泽之饶而大肆剥削,反叛朝廷的六镇军人即属于此。另外,世袭的部落酋长和地方豪强也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她近来了解越多,思虑越多,以至于忘记华山公嘱咐的东西,被他一阵挑剔,好在温子慕帮她挡住他的滔滔讽刺,她才得以逃脱。在温子慕那儿她也只是松一口气,然后就紧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