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是伟大领袖派来的知识青年,到农村来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往后就是咱赵家河的人了。”顿了顿,他又补充说,“跟咱赵家河的社员一样——挣工分,分口粮。”
村支书的话就像热油泼进冷水里,人群“腾”地一下就炸了锅。
“啥?分粮?咱自己的娃娃都还吃不饱呢!凭啥?”
“就是,这青黄不接的,哪儿有余粮养閒人?”
“这五个壮劳力,年底怕是最少要分出去两千斤粮....”
“肃静!”
赵满仓制止了骚动的人群,猛嘬了两口菸袋,这才开口道:“乡亲们,我知道你们心里犯嘀咕——咋又来几个分粮的?可我得把话说明白,这几位知青同志,不是来吃白饭的。”
他拿菸袋桿子点了点牛车旁站著的五个年轻人:“他们虽然是城里来的,但到了赵家河,就得按赵家河的规矩来!该下地下地,该挑粪挑粪,工分嘛……”
他故意顿了顿,扫视一圈,“跟大伙儿一样,干多少活,记多少分!年底分粮,也是按工分算!”
赵满仓的话音刚落,人群中就又响起了嗡嗡嗡的议论声:
“真的假的?这些细皮嫩肉的娃娃能下地干活?”
“別到时候干不动,还得咱们补贴......”
赵满仓一瞪眼,“咋的?你们不信?”
这时蹲在碾盘边的王老蔫闷闷地说道:“上回公社安排的那几个『五七干部』,说是来劳动,结果乾不了重活,工分没少记,粮食倒没少分!这回又来几个,咱村还活不活了?”
李婶子也扯著嗓子接话:“就是!去年刘家沟接了四个知青,秋收分粮时,他们没干几天活,可照样领了全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