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是几十年后的事儿了,现在还有一堆要处理的事情呢,光是科举,就不仅是一个武举的问题。
“东宁省与西域的考生,还没有能考到举人参加会试的,但毕竟是陛下登基的第一年,臣私以为,不能不顾两地的情绪。”
“但若是破格录取,或者破格让其参与会试,他们可没有足够的实力让其他考生服气。”
“且有一就有二,那以后的北蒙呢,不说北蒙,就是相对贫困的海南呢,若他们也要破格,朝廷怎么办?”
就东宁省与西域的考生问题,诸位大人切磋了数轮之后,终于得出了一个能让所有人暂时统一的,并且符合正规程度的方案:
国子监名额。
虽说现在有了经业书院,但是国子监的地位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改变,经业书院偏向于学术,而国子监成绩达标后,是可以毕业,直接授予官职的。
所以,可以对西域和东宁省本地的考生,根据他们自己当地的水平,走“贡生”的途径入国子监。
为表君恩,只需要多开放几个监生的名额,这边合情合理了,谁也说不出错来。
弘德元年的科举需要考虑的问题,便提前给完善了。
“倒是说起海南,海南偏南,朕看这次递交朝贡申请的外藩中,有地势与海南相似之地,他们的一些作物,未必不能在海南试着种植试试。”
同一纬度上,相似的气候条件,海南这块宝地,有的是发掘的地方。
“臣等明白。”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很快就到了新的一年,提前了几年的——弘德元年。
外藩的使臣也陆陆续续,抵达了大梁京城,被安排在了驿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