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简昀垂下眼,没说好也没说不好,只是默默接过本子看了一眼。
前面的问题都确认过了,没有什么问题,主要围绕“ns方程”的科普和重要性,以及适当的个人信息,例如如何平衡节奏、在学习过程中印象最深最感谢的人……
宋书瑶加上去的几个问题看起来也很正常。
因为前段时间的事情沸沸扬扬,她不可能没有听说过这方面的事情,有几个问题是围绕“等离子体湍流数学模型”来问的。
像是:“我们都知道前段时间有很多国外学者替简昀同学发声,其中一位学者还说出‘科学家有国界,但是科学没有,数学更没有 ’力挺简昀同学,那么简昀同学如何看待这句话呢?”
“我们了解到争议的焦点来源简昀同学构建的数学模型,那么,简昀同学可以用大家听得懂的方式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模型的作用吗?”
“你认为学术成果不能公开是好事还是坏事?”
简昀一一看过这些问题,意识到,宋书瑶设置的问题真的很关注成果,和前面科普性质的问题有明显的区分。
他抿了抿唇,也不确定她的意思,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把“介绍模型的作用”和“学术成果不能公开的好坏”这两个问题删掉。
开玩笑,这个模型是密中之密,虽然他是模型的构建者,但是轮不到他在这个时间和地点介绍模型的作用。
至于第二个更是不能说了,学术成果公开不公开听起来对学者很重要,毕竟公开后能得到更多的赞誉和业界的认同。但也要面临另一个处境,那就是把详细数据公开后,可能会有研究室抢先一步制造出你想要的东西,拔得头筹。
这种事情又不是没有发生过。
先不说学术成果公不公开对简昀来说都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