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还是太过困难。举个例子,人类目前为止载人航天器最远到达的距离是月球,这个距离跟天文中最常用的距离单位“光年”相比,一光年是地月距离的两千五百万倍。登月飞行人类需要八天左右时间,如果按这个速度计算,人类科技抵达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四光年外的半人马座,大概需要五十四万年。
两个疑似戴森云,一个离地球一千四百光年,另一个更是接近上万光年,即便以超级文明科技的极上限考虑,要和人类发生接触,哪怕发个电波过来,所需时间也比整个人类物种史都要长了。
这几天,汪海成一直处在莫名的恐慌当中,但比单纯的恐慌更复杂,他知道这东西是没办法说出去的,太荒诞了。
书记给他们说明了随后的安排,就让李院长送两人回去休息。院长跟这位年轻的副教授肩并肩走着,亲切地说:“小汪啊,有些事情你可能没太明白,我给你提个醒啊。”
“啊?院长您说。”
“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院里的经费可就靠你了。你明白吗?”
“不……不是很明白……”
“呃,这么说吧,我们搞天文的,能创造经济效益吗?能解决就业吗?能造炸药打仗吗?都不能,对吧?但我们搞研究要花钱,天文台、望远镜、深空探测装置,哪个都要花大钱。没有企业合作赚项目的钱,我们花的可都是政府的资金。
“那政府凭什么要支持我们,这钱拿去干什么不好,要给我们看星星?
李院长轻轻叹了一口气,接着说:“这些年,我可能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没有去做研究。做些什么呢?参加活动,搞科普,当半个网红你不会以为我喜欢搞那些玩意儿吧?
“nasa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就能发射‘探索者1号’,能登月,甚至还启动了火星殖民的准备工作。到今天半个多世纪过去了,nasa早年有的工作我们都还在追赶。为什么后来nasa无声无息地停了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