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发,战争双方通信和谍报需求暴涨,古典加密法就显得过于简单了。它只使用一套固定的加密算法和密码字典,密文本身虽然不知所云,但依然保持了加密前明文的语言规律。柯南道尔的经典小说《福尔摩斯之跳舞的小人》非常完美地揭示了破解这种密码的办法:通过密文里出现的符号进行频率分析,再和语言规律进行对比,一步步确认密文可能对应的原文。只要有足够的密文样本来分析频率规律,总能把密码还原成原始语言。
相互监听和破译直接关系到战争的命运,而这时的古典加密法已经很容易被破解,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更有效的加密方式应运而生。
一个思路是直接使用不为普通人所掌握的原始明文进行加密,比如二战期间美军曾利用印第安少数民族纳瓦霍人的语言作为战场密码——正是因为无法理解原始语言的规律,这一度成为日本军队无法破译的神秘密码。但是,当信息论和语言学被引入密码学之后,这样的手段失去了意义。不过,这倒产生了巨大的连带价值——大量曾经无法解读的考古文字被重新破译了。学者们发现人类毕竟还都是人类,不管他们使用什么样的文字,无论是象形还是注音,他们所要表达的意思内涵总是相同的,只要样本量足够大,总是能找到对应规律,通过频率分析找出答案。
频率分析手段面对自然语言几乎是无敌的,只要样本量够,一定有办法破解,所需要的只是足够的计算力而已。这直接导致了战争各方对运算能力的需求急速增长。从草稿纸到计算尺,再到电子打孔计算机,算力演进的军备竞赛成了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
在二战刚刚结束的1946年,算力的军备竞赛创造了一个伟大的成果,为破解德军密码而研发的enia姗姗来迟。enia,这个迟来的人类第一台计算机从此改变了我们文明的进程,地球走进了由恐怖运算能力构成的信息时代。
白泓羽这时才第一次意识到,密码学是人类二十世纪科技大爆炸的最重要肇因之一!
然而,她并没有意识到,人类文明已经再次站在因为密码而骤变的路口。
随着频率分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