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鸣到达党校后,就认真听课,很少主动联系外界,也很少接电话。
他的妻子夏诗凝在学校放假后,立即带着女儿来到了首都看望他。
除了妻子和孩子,江一鸣几乎未见任何拜访之人。
不过,虽然他表态不过问临江市的事情,但有一件事,他却一直牵挂着,那就是小吃街的安全问题。
当时他之所以坚持推进小吃街的整改,就是发现小吃街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不仅存在电线私拉乱接、燃气罐随意摆放的问题,更有个别摊位在狭窄通道内明火作业,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所以,他虽然他身在党校,但仍多次私下联系郭临野,当郭临野向他汇报其他事情时,江一鸣都拒绝了,但小吃街的问题,他却一而再的叮嘱郭临野,向省委调查组和省领导打报告,争取尽快推动小吃街的清理整改工作。同时安排多个部门对小吃街进行不定期联合检查,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然而,因为上次的冲突事件影响深远,省里对临江市的整改方式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导致清理整改行动一直没有得到批准。
而临江市组织的检查,也因摊主们的抵触情绪和不配合态度屡屡受阻,检查人员多次遭到围堵甚至语威胁,整改推进陷入僵局。
最为主要的是,这些人形成了一股合力,除非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否则很难打破这种僵持局面。
江一鸣对此忧心忡忡,但他却做不了什么。
转眼间,过去了十天,时间也来到了二零一一年的元月五号,部分大学已经放寒假,一些学生陆续回家。
不过,仍有一些高校尚未放假,街道上还有不少大学生穿梭在小吃街的各个摊位间。
省委调查组经过多天的调查,取得了一些实质性进展。
临江市在召开会议,省委也在召开会议,其中一项议题就是听取调查组的调查报告。
调查报告明显对江一鸣有些不利,很多描述和调查走向,都指向江一鸣在整改过程中的强硬作风和决策失误。报告中列举了部分摊主的证词,称其在整改过程中未充分听取民意,导致矛盾激化,甚至引发了群体性事件。
甚至有些干部,也将这次冲突事件归咎于江一鸣急于求成、忽视基层稳定,认为他过于理想化,未能妥善平衡民生诉求与安全监管之间的关系。
报告最后指出,江一鸣同志的整改措施虽然出发点良好,但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缺乏柔性与沟通,导致群众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