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郭参军”惊得许攸也忍不住热血沸腾。
\n
这军容,这气势,不正是我在书上神往的古之强军吗?
\n
许攸现如今也只是个三十余岁的青年,正是年富力强、积极进取的年龄,对立功名有着强烈的渴望。
\n
而要立功名,以朝廷如今的糟糕环境,正常的察举途径许攸已是走不了,想要位列高位,只能弯道超车。
\n
暗暗琢磨刘备的用意,许攸斟酌片刻后,开始为西园兵讲春秋。
\n
与刘备不同,许攸的思想更趋近于时代的特征,亦是这个时代对春秋的大众理解。
\n
虽然在部分观点上会与刘备对春秋的解释有不同,但刘备并未因此去阻止。
\n
人在读了一定的书后,就会开智,开智后就必然会受到来自于不同渠道的思想所影响,最终会走向不同的分岔路口。
\n
或许有人会因为许攸讲春秋而与刘备的思想背道而驰,可留下的却会对刘备的思想更加拥护。
\n
只有经过检验,最终留在刘备身边的,才能真正算是思想的追随者。
\n
刘备虽然自诩才智,但也没自大到要去改变整个时代。
\n
关张赵三人,对许攸讲学的态度也各有不同。
\n
关羽依旧是斜着眼睛看人,对许攸讲学不以为然,尤其是听到许攸对春秋的部分理解与常年所学不同时,更是嗤之以鼻,颇有不屑。
\n
张飞则是听得津津有味,若不是场合不同,张飞都想上台去当许攸的捧哏了。
\n
赵云亦是在认真听许攸讲学,与张飞不同的是,赵云在听的同时亦在认真思考,坚持贯彻刘备旧日叮嘱的“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