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张辽脸上的落寞和羡慕,呼声邀请。
\n
“我?”张辽忽然有一种想抽自己一巴掌验证是否在梦游的想法:我来这是试探关羽武勇的,不是来陪关羽读书的。
\n
心头虽然这么想,但张辽脚步却移向了刘备,随后拿起一卷书坐下。
\n
翻了翻,张辽蹙紧了眉头:字虽然是好字,但只能勉强认出些简单的字,连在一起就读不通顺了。
\n
刘备瞥了一眼张辽手中的书,随后诵道:“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n
“此话即是说,这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考察研究的。”
\n
“旨在表明战争的严重性,也强调在进行战争决策前必须进行深入思考和谨慎权衡。”
\n
刘备诵的正是张辽手中这卷书,不论是原文还是注释,都是刘备亲笔所写。
\n
这个时代不像后世可以随时买到印刷书,想要书,只能去抄书,抄书后看不懂还需要抄别人的断句和注解。
\n
但对刘备而言,只需要将字与后世的简体字对应,绝大部分书都不需要再单独去抄别人的断句和注解。
\n
刘备自己就能将其注释成寻常人能听懂的话。
\n
这也是刘备能带着关羽、张飞卷读书的底气所在。
\n
论天文地理、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在知识大爆炸时代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刘备,在知识的运用上会与青史名人有差距,但在知识储备量上,刘备自称第二,也人能自称第一。
\n
刘备一遍又一遍的诵,张辽则对着书卷一个字一个字的听,彼此都默契的没有点破,直到酉时到来,刘备这才停下了诵。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