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彻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西南夷那边有将近一百多个国家,准确说应该叫做部落,因为这些部落最多也就一万多人,少的几百,和大汉的村子规模差不多。
听起来有些像匈奴部落,实际地形可比他们复杂多了,群山环绕,苏建可千万别带领大军在里面迷路了。
又过了三天,依旧没有收到苏建的消息。
刘彻心中预期一降再降,即使迷路,只要最后能收到他的捷报,收回西南夷就行。
在山里迷路至少比在草原上迷路要好一些,至少那里野果野兽和山泉水丰富,不用为军粮发愁。
……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司马迁没有读到万卷书,但他已经行了快到两万里的路程。
所以他收集到的有关南越和西域的资料又多又真实,毕竟都是自己亲身体验、用脚步丈量过的,鞋履都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双。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史记将近百万字,撰写搜集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司马迁有生之年写完史记已是勤奋。他晚年时,女儿司马英不忍父亲心血付之东流,于是主动请缨将这些异域文稿整理成书,流传后世,成为后人研究古代西域和南越史的重要资料。
司马迁也成了年轻时候没轻没重,事业搞太猛,晚年忙不过来的典型案例。
不过他现在还意识不到未来发生的事情,每天的任务除了问问问、写写写和记记记,还要兼职招降安抚城中百姓,若是有人反叛搞事,他更得提剑去干架。
一个迁当十个迁用。
没办法,城中实在太缺少高质量人才。
所以他在看到刘彻给闻棠寄过来的箱箧后,虽然明知希望渺茫,但仍小小地期盼一下里面有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