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是將军,一个是木匠,平时身体会差吗,这能是意外吗?
朱由校对朱由检那么好,就是因为压根没想过自己会早死,压根没打算防备自己这个弟弟。父亲早死,朱由检是他哥养大的!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101??????.?????】
户部尚书郭允厚歷任地方、工部和兵部,去年才从兵部左侍郎跳到户部尚书这个位置,此前根本没有在户部任职过。只能说他很会站队,但他会个屁的经济,4+4也培养不出一个经济人才来啊!他妈的,魏忠贤你个废物,结党营私我不管你,但你看看你找的都什么货色?!
郭允厚的奏本里,先是开源节流之类的大道理,洋洋洒洒讲了一大堆,什么圣人君子之类的论调,好像他这个皇帝如果能修身养德,朝廷的税就能收上来一样。明明当过地方官和兵部侍郎,结果草包成这样,唯一提出来的具体策略居然还是他妈的加税!
朱由检心想:“如果他不是真的草包的话,那么就是在演我。”
他难道不想加税?!如果是商税、海关税、港口税、个税、继承税,他举双手双脚去欢迎。但姓郭的倒好,这些好像都失明看不见一样,有钱人的税不收,非要盯著那些个百姓,百姓都成穷鬼了,税都收到天启十七年了!
朱由检表明了自己反对的態度,不过最后的结果还要等阁老票擬,內阁投票通过以后再送宫內打勾、盖章。只有这样,明帝国中央朝廷的一套行政流程才算是走完了,奏本也才算生效。
也就是两层决策互相干扰,朝廷的政策要皇帝盖戳,皇帝的想法也要朝廷通过,不然就是中旨,中旨不是朝廷的命令,会被选择性执行。
这也就是为什么魏忠贤权倾朝野,因为他是司礼监秉笔太监,负责打勾,盖章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他是他的核心党羽,而木匠皇帝雕手办去了,权力自然就落到了他一人手上。
他可以卡著朝廷的奏本不给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