甫遭受到巨大打击,毫不例外跟著落选,他眼见科举之路无法走通,只能结交权贵奔走献赋。
直到天宝十载的时候,杜甫献上《三大礼赋》而得到李隆基的赏识,这才给他一个候选官吏的资格。
在安史之乱爆发前的天宝十四载,杜甫入仕授予官职,先后在长安待了十年这才混个官位。
杜甫费十年时间才有个官职能够餬口养家,他立刻返回老家奉先县,准备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里人。
不曾想到杜甫刚刚回到家里,他在家门口就听到妻子杨氏的哭声,小儿子竟因家中无粮可吃而活活饿死。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这句诗词詮释著杜甫的心情。
然而杜甫仅仅只是天下士子的缩影,像他这样鬱郁不得志的人如同过江之鯽,最后没办法只能跑到节度使们的幕府任职,其中不乏有投身军旅去卖命。
李泌听闻李亨收復长安后要挖李林甫的墓,他顿时急了起来,赶忙开口劝諫道:“既然陛下想要平定天下,那为什么还要向死者復仇呢?”
“现在李林甫就是家中枯骨,陛下再去挖他的坟墓,世人只会以为圣德不弘。如今陛下有很多仇人投靠叛军阵营,要是再听到陛下这番行为,只怕从今往后再也无人愿意归降!”
李亨气急败坏哭诉道:“先生,你又不是不知道,当初李林甫这狗东西是怎么陷害朕的!朕在他的面前连心爱女人都保不住,你说朕能不恨他吗?”
“朕能活下来,只不过是苍天保佑罢了!李林甫也憎恨过你,只是没来得及害你就死了而已,
时至今日你为什么还要为他说话啊!”
李泌只能苦口婆心劝諫道:“陛下,莫非微臣不知道这些吗?微臣之所以这样说,那是因为太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