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节度使还敢谋反?”
“我记得当年王忠嗣可是四镇节度使,这手底下掌握著三十万精兵,而他跟太子殿下又是至交好友,像他这样的人都不敢举兵造反,莫非安禄山比他还要厉害?”
韦见素摇了摇头解释道:“右相,安禄山自然比不得王忠嗣,可是他们两人终究不同啊,万万不可能相提並论啊!”
“此话怎讲?”
杨国忠想要听听韦见素有何高见。
韦见素苦口婆心解释道:“王忠嗣从小到大豢养在宫中,自幼便是忠君爱国,他对於大唐社稷必然是忠心耿耿,因此绝对不可能像安禄山那样天生反骨,纵使受到再大冤屈也不会举兵造反。”
“更何况王忠嗣爱兵如子,当年他率军討伐吐蕃,陛下曾经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攻克石堡城,可他为了避免將士伤亡,这才三番五次抗旨不遵。”
“可也正是因为王忠嗣三番五次抗旨不遵,所以李林甫才能找到机会在陛下跟前构陷於他。”
“反观安禄山出身杂胡,他的身上也不可能像王忠嗣那样,自幼就有忠君爱国的观念。”
“更何况安禄山年少时期混跡边境地区,每天游走在刀剑之上,潜移默化会养成孤狼般的性格,故而性情极为狡诈,故而狗急跳墙起兵造反就在情理之中。”
杨国忠觉得韦见素有些耸人听闻,他略微不解问道:“会微兄,连你都能知道他王忠嗣对於大唐社稷是忠心耿耿,那么当年李林甫设计除掉他的时候,陛下为何未能察觉到真相呢?”
韦见素只能继续解释道:“这王忠嗣跟太子殿下私交甚密,当初李林甫正是利用陛下的疑心,这才把王忠嗣诱骗回京,並且命令吉温对他进行严刑拷打。”
“就算陛下幡然醒悟那又如何?谁能保证王忠嗣不会心生怨念?故而陛下把他贬为汉阳太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