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需要做官。
正是由於存在这样的情况,所以很多策论写的好最终能进入殿试的考生,其家中背景都有人做官。
耳濡目染下,他们才能写好策论。
朝廷的目的其实很简单,想听听不一样的声音。
可一个政策的制定,哪里是一篇策论就能解决的?
正是因为以上种种,策论的考试最终达成了一个潜规则。
那就是考官不会过度在意考生策论的內容,只看行文是否流畅,思路是否明晰。
其实就是贾环前世很熟悉的:言之有理,逻辑清晰即可。
只要不写太过激进的內容,言之有理,逻辑清晰,行文流畅优美。
那就很好了。
何况这还只是县试。
於是贾环对著题目开始思考。
这次的题目是一个很经典的问题。
神都作为乾朝首都,人越来越多,神都城有些容不下这么多人。
面对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
贾环利用八股精通的能力,构思了几篇文章,然后再度拆分整合。
最后在心里全部默写一遍,確认无误之后。
他开始下笔。
一气呵成,一字不改。
隨著一声钟声,伴隨著眾多鐸声。
本年的县试,终於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