嘆之余,也有些头皮发麻。
通过混合编解码+重构通信协议栈+智能优化的组合,微信在音质、流量、延迟等核心指標上,有著近乎统治级的竞爭力。
產生的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一一消息及时,音质清晰,流量省一半。
朴实无华。
但准確戳中了当前“弱网环境”的行业痛点,以及“流量成本”的用户痛点。
而他们即便是通过逆向分析,確定了研发路径,想要在“语音对讲”这一单项功能上,达到接近对方的技术水平,也至少需要8个月以上的研发周期。
比肩或是超越,更是想都別想。。
且受限於微聊的现有架构,优化空间十分有限。
想到这儿,张晓龙心头不由生出一股熟悉的无力感。
诚然,如果只是想开发一套“能用”的语音对讲系统,加加急,一个多月,至多两个月也就搞定了。
但用户体验上的差距,却是实打实的。
且几乎不可能在短期內追赶上。
这也是跟极光交手这一个月以来,最让他感到无奈的一点。
极光的研发实力太强了。
技术储备也太过深厚了。
不止表现在,还表现在產品的选代效率上。
原本,张晓龙以为,他们的“小团队作战”风格,在產品叠代方面,应该还蛮有优势的。
但在真正跟极光对上之后,他才发现自己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