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那万一对方无法接受你停止付出,或者始终不予以回报呢?还有,对方做出回报后,该如何確保自己不会心生期待,期待起更多的回报呢?”刘茜茜犹如连珠箭般追问道。
“对方若不能接受你的停止付出,只一味享受你的付出却鲜有回报,那只能说明这段亲密关係非常不健康,你需要考虑及时从中抽身止损才行。
至於得到回报后会忍不住期待更多回报,这同样是我认为这个办法很难实践的地方。”
人心並非是一成不变的,想要让一个人长期维持不计较得失的心態,某种程度上挺反人性。
“我所说的这种办法,核心思路在於进入到一种內心圆满的状態。用佛家的说法,这叫『明心见性』;用道家的说法,这叫『修心炼性』;用儒家的说法,这叫『存心养性』。
不管用哪种说法,一个人修行至这般境界,內心圆满到一一叶便能怡然自乐,或许他也就不需要爱情了!”
智者不入爱河,不是不想,而是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