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断:“你的意思是我们将这笔费用投入到公益学校,就能增强家长对园区的信心?”
“当然不是。”余笙看过去,“我的意思是如何用好这笔公关费,树立余氏教育最正面的形象。”
“你这都是空话。”
“做了公益就不用后续投入推广费,公关费了?说到底,还不是要我们再花钱。”
这话在理,余笙预想到了,昨晚陆衍就提到过。她投放下一张ppt,是他们所有校区一整年花在招生上的费用,包括做活动、推广,一整合数字惊人。
“我们做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招生,商场的毕业典礼、开放式的六一活动、社区的结对公益,既然我们能走入社区招生,为什么不能以公益进行品牌运营,侧面打响知名度?”余笙阐述她的理念,“一旦用好这笔投入,难道不是最好的品牌推广?”
不少人沉默,有股东提出:“用集团盈收的百分之十投入,家长又不傻,他们不会反过来质疑我们的收费标准?甚至对我们的教学品质存疑?”
余笙不觉得这是个问题:“我们的学费公开透明,学费涨没涨,公众号、校园宣传墙有据可查。至于教学,我们有每月的家长观察日,定期的家校沟通,这都不是问题。”
又有股东问如何落实山村计划,她一一回应。如何执行,她做了详细的预案,几位意见最大的股东也哑口无言。
这是陆衍说的,挑刺的肯定会有,但他们挑的未必是刺,而是在试探她的态度和底线。只要她一慌乱,哪怕只是小退半步,他们便有了拿捏她的底气。反之,她就能做那个拿捏他们的人。
余悦听完第一个鼓掌,余知隽瞪她一眼,她顶住压力称“好”。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