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去年上海封闭了半年,经济形势不好,大家都怕失业。
卓琳看余笙在会上的态度,猜测她有所保留,可还是开了口。
“打探消息?”余笙终于抬头,对她露出笑。
卓琳摆餐具:“可以吗?”
余笙拉开椅子先去洗手,她边走边说:“可以,但我时薪。”
卓琳一愣,哀嚎。对,可以,但聊天时薪按分折算,她花不起。
余氏教育伙食好,两荤两素一个汤,余笙洗完手,看到宛如小学生等放饭的助理,她笑了,耐心给卓琳解答:“我不否认企业化更便于管理,但教育始终是教育,完全由企业化管理做教育,弊大于利。”
她冷静分析利弊,并不藏私,卓琳如获至宝。
余笙最后总结:“开源节流没问题,可是,教育的根本在于人,将企业规划的固本一套用在学校上,这叫本末倒置。”
就像她拉大提琴的手去拿签字笔做决策,这些年,她其实走得艰难。
卓琳看出她情绪一瞬的起伏,有心逗她,“刚我在食堂遇到老成。”
老成是财务部负责人。
卓琳扒拉口饭:“他拉着我吐槽了一通,说新校区动工都没影呢,一个验资户就被几大银行盯上了。知道你这位大忙人回国,全盯着他来跟你预约请吃饭。”
余笙笑笑,她能猜到个中复杂的关系。光银行开个户,不是这个领导的亲戚,就是那个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