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能找到人举荐。
眼下正是用人之际,南京六部新编练的几镇军队,现在最缺能带兵的人。
选择走李牧的门路,主要是源于政治。
在大虞官场上,举荐之恩,可是能和师生关系并列的。
靠谁举荐入仕,身上就打上了谁的标签。
眼下军中完全是李牧一家独大,连个竞争对手都没有。
一众主战军团,不是李牧亲自指挥,就是在他的旧部手中。
偶尔有草根将领崛起,也会想办法加入,不然在军中根本没法混。
没有办法,文官们喜欢看人下菜。
拿着李牧的条子去讨要军饷,户部都是足额发放。
换成其他人过去,文官们依旧会发挥传统技艺。
各种伏低做小,最后还要被漂没几成。
到了战场上更不用说,越是没有背景,就越容易被推出去当炮灰。
投靠文官集团都没用,现在的朝廷,资源上必须优先勤王大军。
其他将领想要争夺资源,先得在战场上证明自己。
将领的个人指挥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指挥能力不是万能的。
火器技术的发展,让战争模式发生改变,后勤成为了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
除了李牧麾下,能够接触最先进的火器外,再也找不到分号。
纯靠自己摸索,确实可以成长起来,但这需要大量的时间,还要大量的资源投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