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朝末期进行改革,无疑是老寿星上吊。
革别人的命容易,革自己的命难。
在打击文官集团的时候,勋贵集团是一把好刀。
一旦改革触及到了自身利益,情况瞬间就会逆转。
倘若改革不触及勋贵的利益,进行一场不完善的政治改革,那就是扶持一个政治团体取代另一个政治团体。
等到勋贵集团完全掌握大权之后,说不定做的比文官们还过分。
一个从上到下,都已经腐朽的帝国,不是简单的内部改良就能够挽救。
即便真要不顾后果的推动,那也得有皇帝的全力支持,才有一丢丢成功的可能。
可惜天不佑大虞,雄才伟略的君主没有遇到,瞎折腾的皇帝倒是赶上了。
本来还能延续数十年的国运,硬是在短短数年之内耗尽。
若非永宁十年的那场政变,大虞朝估摸着早被折腾没啦。
接管大权的内阁,责任心是肯定有的,但架不住历史包袱太重。
一心只想着维持现状,盼着熬过了这轮天灾,局势就会好转。
想法确实没错,如果身陷局中看不清未来,出于维稳的考虑,李牧大概率也会这么干。
怎奈小冰河时代是一个长期性的过程,天灾不是短短三五年就能结束的。
各种天灾赶在一起,朝廷积极组织生产自救,尚有一线生机。
维持现状,无疑是在坐以待毙。
“夫君,江南局势若是失控,京师那边该怎么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