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下面是一些日本战国时期的名词解释(有这方面理解的读者可以直接看正文):
\n
一、足轻:下级士兵,由普通农民组成。
\n
二、通称与官途名:通称类似于我们的字,官途名则是官职。比如刘备字玄德领豫州牧。以真田安房守举例,真田是苗字(简单理解为姓),安房守则是官职。安房是地名,守可以理解为太守。
\n
三、官职和役职:官职是朝廷体系下的职位,役职是幕府的职位。相当于是官职和爵位,俩者不是一个体系。官职和役职高意味着身份更尊贵,不过在战国时代,由于朝廷和幕府形同虚设,所以这些官职基本上也只剩下象征意义,更多的是一种荣誉。而且很多低级武士私下也可以自称“某某守”,或者由主公尊许其使用某某职位(受领)。
\n
四、知行相关:知行就是领地、封地的意思,知行越高意味着领地越大。
\n
1、石高(贯高):领地的产出,数值越高表示收入越高,实力越强。
\n
2、御料所:朝廷、幕府的直辖领地,类似于皇庄,由朝廷和幕府委派专人管理。地方守护和大名的直辖地一般称为“藏入地”。但随着朝廷和幕府形同虚设,对这些御料所的控制力已经逐渐丧失。
\n
3、城主和城代:城主即城池的主人,一般都是重要的家臣或者享有很高知行地的家臣才有资格担任(首先你得有属于自己的城),一般都是世袭。而城代则是由主公任命的临时管理者。
\n
4、俸禄:俸禄和知行都是工资的一种体现形式。俸禄是死工资,知行是固定分红。俸禄不能世袭,知行通常可以继承。
\n
五、家臣体系相关:
\n
1、一门众:直系亲属或者姻亲关系的家臣
\n
2、家老:一般泛指家中有重要地位的家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