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一个当值的军校,问他刚才船身震动是怎么回事。那个小校回说他也不知发生了什么,只是事后看见一些碎木片顺水飘走。据他猜测可能是一只小船撞在大船上,但也没看到有人,或是已葬身江中也说不定。
这时,南岸的喊杀声又高了起来。原来贼人调整了战法。他们大概发现了锥形阵地的正前方防守力量最强,而两翼特别是靠近江边的地方则相对薄弱。于是,他们一面正面佯攻,一面派人包抄两翼。有的贼人甚至下到水中,试图绕到防线的后侧或是直接从水里接近大船。
这时,留守船上的士卒开始与岸上配合,射杀泅水的贼人。
战事一时处于胶着状态。突听一旁的吴兴泉禀道,“王爷,公主殿下乃是万金之躯。久处险地,甚为不妥。还是请王爷护着殿下暂避他处为上。”
一旁众人其实早有此意,只是畏于军法无人敢讲。大梁立国之后,征战不断。是以军法甚严,临阵退缩可是当斩的罪名。吴兴泉是外人,此话由他来讲最好不过。一时,众目睽睽都望着惠王,等他示下。
其实,惠王也早想到此点。只是,此事一旦传出,说他临阵脱逃,尤其对手还是一群乌合之众,那可是好说不好听。另一方面,他也考虑到,一旦他护着公主离开,影响士气不说,如果他带走一条战棹,则锥形阵的两翼必有其一失去了屏护。而锥形阵一破,在此敌我众寡悬殊的情况下,静忠他们很可能全军尽没。如果不带战棹护航,一旦再遇上伏兵,那可就只有束手就擒的份了。那还不如留在这里安全。更何况,现在战棹上已没有多少士卒。另外,眼前战事虽处胶着,但贼人也一时不能奈之我何。惠王期望贼人能够知难而退。
惠王正在犹豫不决,突闻敌阵后一声断喝,响彻战场,“小子们闪开了,某家在此。”贼众闻声纷纷停止进攻,后撤至百步之外。只见敌阵中央闪出一条道来,一匹通体乌黑的战马疾驰到阵前遽然勒住,蓦地人立而起,嘶鸣不已。马上的乘者黑面堂皂罗袍,看来是个头领。贼众见到此人顿时一阵鼓噪。
来人扳鞍下马,将缰绳交给身后的马童,顺手从背上取下一张漆黑的开元大弓持在左手,就那么往阵前一站,当真有股渊停岳峙的大将风度。
这时,惠王忽听身后有人轻声道,“难道是他?”惠王与众人俱都回首,见说话之人是在南津关上船的水军列校都头李浦。因为南津关守将寇仲仪派他跟随惠王作为向导,是以惠王还记得他。惠王问他,“你识得此人?”
李浦见惊动了惠王,有些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