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老沈氏眼睁睁地看着那些人朝将军府的人走去。
马车是骆笙的娘家人,快马是谢星晖、谢飞的同僚。
都是奔着将军府来的。
朝堂的事都不好议论,同僚轻轻叹气,说着“山高水远,多多保重”之类安慰的话。
兵部侍郎徐怀信与谢星晖一向关系不错,又加上谢飞深入人心,有些话不好说,但心里敬仰。
“逾明(谢星晖的字),路上银票怕是不好用,我给你兑换了一些银子,你嫂子蒸了一些点心,能放三五天……”徐怀信有些哽咽,又强忍着难过抱抱谢星晖,说道,“等你回来。”
“谢谢徐大人,多谢嫂夫人。”
因为才出城十里,所有人的枷锁镣铐都没有取下来,包袱便由郁清秋接过去了。
很沉,估计银子和点心都不少。
顾砚辞、楚千行看将军府又有朋友来送行,两人便不再停留,起身离去。
谢星朗和谢岁穗送出去,看他们坐上马车远去才回到骆笙身边。
谢飞的同僚送得更实在,三个大包裹,是大家凑的,递给骆笙,说道:“嫂子,你们一路走着带太多东西不方便,所以大家只凑了五百两现银,还有一些衣服和面饼。以后在其他地方,我们还会想办法。”
骆笙使劲摇头,眼圈红着:“不必这么客气,路上朝廷会配发米粮。”
那个同僚再次推过来,不肯收回。
看着骆笙一夜白发,那几位将军说道:“将军与嫂嫂伉俪情深,然天不假年,嫂嫂一定要放宽心,照顾好将军的子孙,让将军在天之灵得以告慰。”
这句话,是希望骆笙坚强活下去。
骆笙红着眼圈点头,接下包袱,行礼道谢。
五百两现银,挺大一包袱,再加上点心、鞋袜衣物,足足有五六十斤。
谢星朗接过去,连同徐怀信送的,四个包袱,都接过去,放在自己身边,他准备起程时挂在自己的枷锁上。
“我力气大,等会儿我扛着就行。”谢星朗现在手不能随便动,脚上的镣铐也哗啦哗啦地响。
骆笙娘家人已经与骆笙抱在一起。
外祖父骆老将军早已作古,外祖母六十多岁,哭得半天说不出话来。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