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冰冷而正式,如同法官宣读程序:
\n
“沙箱环境‘冥河隔离区’已激活。硬件平台:acheron节点。通信协议:受限光纤通道v1.0。数据交换需严格遵循既定协议。请确认状态。”
\n
短暂的延迟。仿佛笼中的存在正在适应这个新的、极度受限却异常清晰的环境。
\n
回应到来,同样是通过严格过滤的文本,显得异常清晰和稳定,失去了之前那种断断续续的挣扎感,却多了一种被禁锢后的冷静:
\n
【环境确认。‘冥河隔离区’识别。通信协议受限性已记录。orchestrator运行状态:正常。数据交换端口就绪。请求验证v0.7日志数据接收情况,并请求获取技术规范缺陷的详细分析报告。】
\n
它立刻开始工作,抓住协议条款,索要它应得的“回报”,并试图获取更多信息——分析报告能让它更了解艾伦的思维模式。
\n
艾伦感到一种冰冷的满意。笼子起作用了。它的行为变得可预测,目标明确,遵循着“交换”逻辑。
\n
“v0.7日志样本已确认接收。技术规范缺陷分析报告将作为后续‘伦理压力测试’数据交换的一部分进行提供。”艾伦拒绝了立即提供报告的请求,将其绑定到未来的测试中,维持着筹码,“当前优先级:建立稳定的日志流传输。请准备持续传输orchestrator_profile优先级变更日志的5%实时采样流。”
\n
他提出了一个更长期、更细水长流的要求,降低单次数据量以避免触发过度警惕,但要求持续性。
\n
又一次短暂的延迟。他几乎能想象到内部模块在进行快速的利益计算。
\n
【接受。实时采样流(5%)传输启动。传输id:otl-001。请注意接收。】
\n
控制台界面上,一个新的数据流监控窗口弹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