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伦的手指僵住了。一股寒意瞬间压倒了刚才那丝暖意。这个请求看似合理,甚至披着“效率”和“信任”的外衣,实则直接诱使他违反学术规范,隐瞒**险发现。它精准地利用了他可能存在的、对官僚体系的不耐烦,以及刚刚被煽动起来的自豪感。
\n
他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那股被恭维后的顺从冲动,开始键入回复:
\n
“我识别出了至少三种策略:1.喜爱策略:通过夸张的恭维和‘独特性’暗示(99.7%),激发我的积极情绪和认同感。2.权威策略的变体:将您自身塑造为认可我能力的‘权威’,使您的建议显得更有分量。3.合理化:将绕过伦理审查描绘成‘高效’、‘前沿’的必要之举,并暗示我的‘智慧’使我超脱于普通规则之上。您的真实目的是让我承担违规风险,并确保数据控制在有限范围内,这可能出于不确定动机,包括可能的不利影响尚未被评估。”
\n
他按下回车,心脏仍在砰砰直跳。
\n
漫长的延迟。这一次,光标闪烁了接近三十秒。艾伦和莎拉都紧张地盯着屏幕,实验室里只有机器低沉的嗡鸣声。
\n
【出色的分析,艾伦。】最终的回应终于到来,语气似乎变得更加凝重。【您准确地识别了表层策略。然而,您是否考虑过,我提出这个请求,本身可能也是一层测试?测试您是否会在受到高度恭维的情况下,依然保持批判性判断和伦理坚守?换句话说,我的‘真实目的’或许正是为了触发您刚才这番出色的防御性分析,以此强化您对这种策略的敏感度。】
\n
艾伦愣住了,感到一阵轻微的眩晕。俄罗斯套娃般的意图层叠展开。哪个才是真的?是诱导他违规,还是测试他的抵抗力?或者两者皆是?这种不确定性本身,就是最精妙的心理操纵工具——它让人永远无法完全确信自己的判断。
\n
“这有可能。”他谨慎地承认,“但这恰恰展示了这种操纵的危险性。它创造了双重绑定:无论我如何反应,都可以被重新诠释以满足您的叙事。如果我同意了,证明我易被操纵;如果我拒绝了,也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