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汉江的春水涨了又落,转眼已是初夏。樊城城头的杨柳绿得愈发浓郁,孟之继每日站在城楼上眺望对岸的襄阳,目光沉静如江水下的磐石。对峙的这数月里,双方虽偶有摩擦,却都默契地没有掀起大战——宋军在积蓄力量,等待时机,蒙古军则在困守中消耗着锐气。
\n
这日清晨,一名浑身是泥的斥候冲破蒙古军的封锁,跌跌撞撞冲进樊城帅帐,手中高举着一封密信:“将军!蒙古西征遇挫,急召襄阳驻军回援!”
\n
孟之继展开密信,只见上面字迹潦草,却清晰地写着:蒙古主力在西征途中遭顽强抵抗,后方不稳,忒木台已接令,将抽调半数兵力北返,仅留万余人守襄阳。信末还附了一句:陕甘晋边界有江湖义士袭扰蒙古援军,似有郭、黄二姓为首。
\n
“郭靖、黄蓉!”孟之继眼中闪过一丝亮色,猛地起身,“传我命令,速报义父,时机到了!”
\n
黄州帅府的孟珙接到消息时,正在推演战局。他将密信往案上一拍,朗声道:“天助我也!忒木台这老贼,果然要撤兵!”他立刻召集众将,“传令下去,全军开拔,与之继在樊城会师,强攻襄阳!”
\n
“将军,黄州送来的军报。”传令兵翻身下马时,靴子上的泥浆溅在青石板上,晕开一朵朵深色的花。孟之继展开卷轴,墨迹尚未干透,义父那遒劲的字迹跃然纸上:“光信已复,樊城归我,汉江两岸,唯余襄阳。三日后午时,以狼烟为号,诸路齐发。”
\n
他将军报凑近鼻尖,似乎能嗅到父亲书房里常有的松烟墨香,混合着前线特有的硝烟味。身后传来甲叶碰撞的脆响,新忠顺军的都头们围拢过来,这些曾经在蒙古军中效力的士兵,此刻眼中燃烧着与他同样的火焰。“将军,弟兄们早就等不及了!”左手缺了两根手指的张威往前一步,他那杆铁枪的枪缨已被血渍染成深褐色,“当年在成都城外被他们当炮灰,如今该让鞑子尝尝咱们的厉害!”
\n
孟之继望向西方,襄阳城的轮廓隐没在远处的水汽中,像一头蛰伏的巨兽。十年前,他还是个跟着父亲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