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南浔接过水囊,小口喝着。她注意到,赵峥自己的水囊看起来旧些,干粮也只是更硬更粗的粗面饼子。
她默默将酱菜往他那边推了推,赵峥却像是没看见,只啃着自己的饼,目光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重新上路后,天气骤变,乌云压顶,眼看一场夏雨将至。
赵峥预估了前路,果断将马车赶到前方一处废弃的茶棚避雨。
雨点噼里啪啦砸下来时,两人已安然待在棚下。
风裹挟着雨丝吹入,带着凉意。
姜南浔衣衫单薄,不禁微微瑟缩了一下。
这细微的动作没能逃过赵峥的眼睛。
他沉默地走到马车旁,从行李底层翻出一件自己的半旧外衫,布料厚实,却洗得干净。
他拿着衣服,走到姜南浔身边,递过去,目光却垂落在地上,不与她对视:“风大,雨气凉,披上吧,免得着凉。”
他的动作有些僵硬,甚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笨拙,仿佛生怕这逾越的关心会惊扰了她。
这么多年了,他了解她。
姜南浔看着那件叠得整齐的外衫,微微一怔,接过,轻声道:“谢谢。”
披上带着皂角清苦气息的衣衫,暖意渐渐驱散了寒。
她抬眼看向棚外如幕的雨帘,赵峥则抱着臂,靠在一根柱子旁,依旧沉默地守护着,像一座沉默的山。
她忽然想起,这些年,无论是在江南小村安静的岁月里,还是此次踏入京城这是非之地,这个人似乎总是这样,不远不近地守着,在她需要的时候,递上一杯热茶,挡开一次意外的冲撞,或是像现在这样,在她感到寒意时,默默递上一件衣裳。
他是父亲出外行商时,从外地救下来的孤儿,这些年,就当儿子一样,一直养在家里。后来家中遭了变故,赵峥就一直跟在南浔身边,直至今日。
他的关心,从来都是行动多于语,细致入微,却又恪守着主仆的界限,不敢流露分毫。
夜晚投宿客栈,赵峥总会先将姜南浔安置在上房,仔细检查门窗是否牢固,再用随身的银针试过饭菜茶水,确认无恙后,才会退到隔壁自己的房间,但夜间必定警醒,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耳朵。
有时路过市集,看到有卖新鲜瓜果或精致点心的小摊,若发现姜南浔的目光稍有停留,下一次停车歇息时,那些东西便会悄然出现在她手边。
他从不说是特意买的,只道是“顺路看到,还算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