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是重建京兆的好时机。”
“只要京兆重建完成,周边河流贯通南北。”
“那朕只要迁都京兆,汴梁就会失去中枢之位,汴梁的所有土地和东西都会迅速被贬值。”
“到时候,朕才有机会从中原打开一道缺口,从而继续将土地收归国有,从而辐射整个北方和大宋。”
“官家,臣明白了,臣定会趁着这次机会,将永兴军彻底整合,尽全力恢复昔日唐都的繁荣。”李助仔细斟酌过后,郑重承诺。
赵煦将这么重要的事情交付给他,是对他的看重,他自然不会拒绝。
况且,京兆以及受灾的州府百姓,接近百万,用以工代赈之法,想要肃清河道,重建唐宫,并不会太难。
这件事只要完成,对他来说就是大功一件,在史书上定然能够留下浓浓的一笔。
“官家,臣也想为重建长安尽上几分力。”童贯见状,果断出说道。
赵煦还未开口,李助却是心思一动,沉声说道,“官家,臣此去京兆,必然会受到阻隔。”
“而想要快速将事情达成,那有些事,自然不能从官面上走,只能用些江湖手段。”
“臣虽有些武力,但江湖事却是不方便做。”
“童都知若是有合适之人,不妨让童都知带着人随臣走上一遭,处理些暗中之事,不知官家以为如何?”
李助授官之后,被赵煦特意召见过几次,曾亲眼见过王进教授一群小太监练武。
后面,赵煦更是让他亲自教授了刺杀之术,而童贯也在学习的人当中。
因此,他十分清楚,在童贯手中有这么一批精通刺杀的太监。
“官家,李大人所极是,宫中的人虽有些武力,但未曾见血,确实应该磨砺一番。”童贯眼前一亮附和道。
赵煦思虑片刻,目光深邃的看向童贯,沉声说道,“童贯,朕知道你的梦想不是在这深宫之中,统率一群太监,护卫在朕身侧。”
“所以,朕决定给你一个机会。”
童贯闻一愣,面带惊慌,刚想开口解释什么,赵煦却是打断道,“朕给你两个选择,一是放你出宫,效仿李宪由宦官,转为武官,二是你去寻安道全,改头换面后,朕会重新将你纳为武官,从此你也不会受到别人的歧视。”
“官家,臣选择第一种。”童贯没有丝毫犹豫,直接做了决定。
李助愣了一下,他本以为童贯会选择第二种,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