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多雨,天空阴沉,王珪府邸内笼罩着一片阴云。
王仲修、李格非以及李助面色阴沉,带着悲戚之色。
苏轼等官员,都在王珪府邸中徘徊,每个人的脸色都不好看。
赵煦和高太后的轿子,急匆匆的在王珪府邸门口停下。
赵煦和高太后脸上不带一丝笑容,迅速下轿。
童湜和童贯在侧,为赵煦和高太后打着油纸伞,王进杨怀玉护卫在赵煦身后,带御器监的高手护卫在高太后身后,一行人行色匆匆的进入府邸。
赵煦和高太后一进府邸,所有人都为之一惊,纷纷上前行礼,“见过官家,见过太皇太后。”
“免礼。”高太后摆摆手,向苏轼问道,“子瞻,王相如何了?”
“恐怕就是这一两日了。”苏轼叹息。
他是知情者,清楚王珪现在的情况已经无力回天。
但经过一年的相互配合,他与王珪十分默契。
特别是后面几月,赵煦与高太后摊牌之后,他与王珪不再用演戏,相互配合之下,又有高太后和赵煦的配合,现在大宋可谓是吏治清明,有盛世之兆,现在王珪身死,他也感到心头悲伤,为大宋失一良相而惋惜。
“真的无力回天了吗?”高太后心有悲伤,不甘的询问。
赵煦与她摊牌后,就将王珪和苏轼的底细告诉了她。
这几个月来,他们相互配合,让大宋一扫神宗时的弊病,让大宋快速强盛起来,隐隐有盛世之兆。
现在王珪病重,命不久矣,对她来说,可谓是重大打击,为即将到来的盛世笼罩了一层迷雾。
赵煦面露悲戚,他也是知情人,虽然早已知道王珪的命数,但真正的到了这天,他发现还是感到莫名的难受。
毕竟,这一年来,他与王珪从最开始的利益置换,到后来的交心。
可以说,若是没有王珪这一年的辅助,大宋不可能发展这么快,他也不可能这么快完成布局。
林槩等亲近王珪的官员,同样面带悲伤,纷纷沉默不语。
“回太皇太后,家父身体已至极限,药石难医。”王仲修上前,面容悲戚,躬身行礼。
“我大宋痛失一贤相,痛煞老身是矣。”闻,高太后悲呼,手捂着心口,差点摔倒。
“祖母,相信王相也不会愿意看到,祖母因他而伤心过度。”赵煦眼疾手快,快速扶住高太后,低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