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敌战败,我大宋攻城略地,理所应当。”
“这本是我大宋与西夏之事,辽国何故插手?”
“因此,朕有在先,辽国若是继续屯兵燕云,试图威逼大宋,那我大宋不介意开战。”
“但是,朕要提前告知辽使,一旦开战,大宋和辽国的结盟关系,就此破裂,岁供之事自然作罢。”
“反之,辽国若是不理我大宋和西夏战事,我大宋愿意在岁供之上,再加一成。”
赵煦这话软硬兼施,十分敞亮,几乎将利益摆放到了明面。
赵煦之所以这样有恃无恐,倒不是真的想挑起战争,而是他清楚,辽国现在日薄西山,现在辽国朝廷是满朝奸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昏聩,偏听偏信。
而大宋的岁供,是辽国每年收入中的一笔横财。
因此,赵煦笃定,辽国朝堂上知道开战大宋会取消岁供,定然会全力阻止与大宋开战。
更何况,辽国现在的军队战斗力可比不上百年前。
而大宋在经过将兵法的强化之后,战斗力不弱。
再加上此次在对西夏的战争中取得大胜,两张结合之下,即使与辽国开战,也未必会输。
赵煦之所以选择示弱,是因为他清楚,现在还不是彻底与辽国开战的时候。
现在最重要的是解决掉西夏。
朝堂上的聪明人,大部分洞穿了赵煦的心思。
心头震惊之余,也期待着辽使的答案。
因为辽使只要答应,那么他们对西夏的岁供就可以直接取消,更可以在剩下的时间内慢慢蚕食西夏。
毕竟,现在的西夏,可是被大宋堵住了两头,大宋完全可以从两头缓缓进攻,逐渐拿下西夏。
高太后反应也不慢,很快明白了赵煦的打算,心里头震惊得无以复加,她怎么也没想到,赵煦小小年纪,居然有这么深的谋划。
但她清楚,赵煦这件事若是谋划成功,那或许在她垂帘听政期间,大宋或许能将西夏之地,重新纳入大宋。
这样一来,她即使撤帘,她也会被人尊敬,在史书上留下单独的一笔,真正的名垂青史。
但同样,她的心思也有些复杂。
经过今日之事,她也算看明白了,赵煦一直在藏拙,只是今日,不知为何突然显露而已。
不过,她也清楚,现在事情的重要性,没有出阻拦赵煦。
“上使,不可答应啊!我西夏与辽结盟多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