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赵煦也好奇的看向众人。
“回太皇太后。”林槩拱手,郑重道,“西夏以丢失马匹为由,突然发兵,偷袭安乡关。”
“章楶得知消息,组织人手,将西夏兵马据之关外。”
“章楶传信枢密院,询问是战是和?”
高太后沉默,旧党沉默。
章惇等人也没有在第一时间开口。
“打,狠狠的打。”赵煦却是果断开口,“熙河路是父皇为大宋开边,扩充的地盘,朕不能让父皇蒙羞,绝对不能让西夏攻占熙河之地。”
王珪眼底闪过一道精芒,果断出,“臣以为官家所甚是,西夏狼子野心,我宋若是退缩一次,那定然会让西夏得寸进尺。”
“现在西夏不宣而战,明显是想趁着我朝新皇初立,时局不稳,想要趁机侵占我大宋之土。”
“我等若是不还击,找西夏求和,西夏定然会狮子开口,让我大宋割让边城。”
“与其如此,还不如打,让西夏知道,我大宋也不是没牙的大虫。”
“臣附议。”苏轼紧随其后,谏道,“臣以为,既然西夏想打,那我大宋不如趁此机会,给西夏一个教训。”
“臣建议,让西北出军,以种谔为帅,姚兕和折克行为副,统领西军,从正面攻击西夏。”
“东南方向,调集泾源路兵马驰援熙河,以章楶为帅,从两面夹击西夏。”
“此战若是能开疆拓土,自然是好。”
“即使不能,也定会让西夏重创,从而反客为主,让西夏知晓我大宋强势,取消西夏岁供。”
听着苏轼的话,一个个目瞪口呆,总觉得苏轼成为右相之后,似乎是越来越跳脱,和强势了。
不过,苏轼和王珪尽皆同意出兵,林槩自然是赞同。
章惇等强硬之人自然不会反驳,纷纷同意。
再加上赵煦一开始表明了立场,高太后也不得不同意。
旧党中人,有提议议和之人,直接被赵煦带头,王珪等人辅助给碾出了宝慈宫主殿。
没了干扰之人,众人就在宝慈宫扎根,商议。
本来高太后准备遵循旧制,让人监军。
赵煦以种谔和章楶都是文人拒绝,王珪等人也齐齐赞同。
高太后虽然无奈,但也只能答应下来。
就这样,众人将策略定下,直到第二天天明才离开宝慈宫,同时一条条政令,迅速传达至熙河与西北两地。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