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目蕴寒光,思忖片刻:“让她们再忍忍,教坊之恶,冰冻三尺,非一日能解。”
黄衣女子叹息道:“可怜啊,那些勋贵豪强简直畜生不如,良家女子训为官奴还不够,又盯上了我们妖族,简直该剥皮拆骨!”
黑衣女子目光越发森寒:“所以马州该死,镇妖司该灭。”
“马州还不能死,他若死了,镇妖司必以此借口大规模复出,我们行事会更难,依我看,要不要……”
“绝对不准!去做你的事!”
“是,大姐……”
——
西城区足足有铺面三千余,一条辅巷中新开个小书铺完全算不得事情,正常来说短时间根本不会有几个人关注。
但事有例外,这刀笔斋一开门便赚了不少眼球。
首先那位人尽皆知的酒西施上门恭贺,让人浮想联翩,当然,并非说觉得酒西施和那十八九岁的少年人会有什么暧昧,而是酒西施事后称之为弟弟,这便引起很多人注意了,尤其那些垂涎酒西施之辈已经在琢磨是不是要从那少年处寻个突破口。
然后,就是开业第二天,道门有个大人物带了一担子老旧典籍主动寻上门求修复和誊写,听说那大人物手笔很大,当时就要放下三百两银子,不想被拒绝了。那小哥明码标价,只要每本八十文,一担古籍不过百多卷,折合不过八两。
这件事有三个点让人津津乐道,首先当然是那道门大人物,来自宫里的,是国师袁天罡的弟子,也是长期在陛下御前听用的天英星君。
第二个点,在于道门秘典几乎从来不对外示人,却轻易就交给了个新开业的书铺。
这种人物带着道门秘典,主动上门做生意,就说明这小哥可能来头不简单啊。
至于第三个点,就是那小哥的做派,明码标价,面对三百两银子毫不心动,越发显得其人有些意思。
当然,虽说引发了一定程度关注,但这两件事也不过让人产生了些猜测,辐射范围也不过六安南巷这个小区域罢了,在这天天都有大事发生的偌大长安,根本算不上事儿。
对最近的长安人来说,热点主要是两个。第一个当然是马州遭遇猫妖的事,另一个是东突厥颉利可汗派遣使团刚刚抵达长安。
“颉利可汗和陛下称盟兄弟,呵呵,白马之盟啊,咱这位陛下可视之为奇耻大辱呢。”
任知之边整理修缮那些典籍边说道。
没错,唐叶才不会去做那些活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