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在以前这等重要的大事,左右二相以及枢密使必然是争个天昏地暗。
但现在三人居然同时举荐一人,让他们觉得有些不真实。
“这左右二相,与枢相共同举荐一人,看来这章楶确实有其才,既然如此,那就传旨,让章楶进京,老身也想看看这两府共举之人,有何特殊。”高太后也是一脸惊奇,朝堂如此和睦,她经历了三朝,也是第一次见到,不免对这章楶产生了一抹兴致。
赵煦微笑,章楶是他看重之人,军事不凡,也是他让苏轼提及章楶去往熙河路。
“太皇太后英明。”
百官行礼。
之后,高太后本来还打算再废置几条新法,但被苏轼和王珪齐齐反对,表示过犹不及。
高太后也不在强求,便将话题转移,商议其他事情。
神宗驾崩,赵煦新登基,朝廷的事多如牛毛,各种杂事堆积如山,因此这场朝会开的时间很长,直到未时才结束。
不过,这次朝会对赵煦来说,很是圆满,他得到的远超他的预料。
…………
寒光照铁衣,吴钩霜月明。
宝慈宫练功房内,赵煦双手持剑,舞动得密不透风,冷冽的剑光,密布在赵煦的身侧。
练功房内,狄咏、刘法、周侗、王升、童贯以及一位相貌刚毅的中年人站在一旁等候。
“官家真是习武之才,短短一月,这剑法已经精通如此,若是习练长兵定为一方大将。”周侗感慨道。
“光祖此差矣,官家天授奇才,文武皆不凡,当做明堂,执掌乾坤,怎可为冲锋大将,若是如此,还要你我何用?”狄咏挑眉,不满反驳。
他是赵煦姑父,也是赵煦第一个招揽之人,自然也清楚赵煦乃是世出的雄主。
“周将军慎。”童贯也是不满的瞥了眼周侗。
他自从彻底投诚赵煦之后,对赵煦是越发忠诚,自然不希望别人以任何形式来诋毁赵煦。
“光祖,这身在朝堂,小心祸从口出。”王升也是微微皱起眉头,语重心长的嘱咐道。
刘法和中年男人没说话,但面色也严肃了许多。
“诸位,是下官孟浪了。”周侗苦笑,赶忙向狄咏行礼。
“光祖,我大宋与士大夫共天下,此话若是在外,旁人定以为官家重武,你我难逃攻讦,官家也会被文臣上书牵连。”狄咏没过多责难,语重心长的嘱咐道。
“狄大人所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