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惇等人才继续道,“不过,这新法若是一次性废除,朝堂之上私心之人定然不服。”
“所以,臣以为逐步废置,让那些私心之人看看,新法的一条条政令,是如何腐蚀我朝的根基。”
“苏学士所甚是,废置新法不可一蹴而就,应当逐条废置,让私心之人看看,废置新法后,百姓如何安居乐业。”苏轼话落,韩缜立刻出附和。
张璪等旧党之人纷纷出,支持苏轼。
章惇等人刚想开口,高太后却是抢先一步,向苏轼问道,“苏卿,那你以为,应当先废置哪些熙宁旧令?”
苏轼早有准备,将昨日与赵煦协商的方法脱口而出,“臣以为应先行废置三条政令,这第一条,当从民生根本出发,先行废置方田均税法,但臣建议将丈量的田亩,以对应的银钱补偿收归朝廷,而后再由朝廷出面,租给百姓,并且给予百姓实惠,肥田实行十税一,薄田实行十五税一,以彰显朝廷的仁慈。”
“未丈量的田亩,停止丈量,以朝廷法令责令乡绅,豪富对佃户,实行同样的条令,朝廷给予乡绅,豪富每家一个考取太学的名额,或是赐予完成最好的人家,赐予七品之下武职散阶,列入朝廷荫补之列。”
“以利益驱动,各地富绅豪强定然全力配合朝廷法制,新法的废止,定然不会影响到朝廷法令。”
“最后,传令各州,各府官员,此政令发布之日,为一任之考,政绩优异者,吏部可根据功绩允以擢升。”
众人听完苏轼的想法,看着苏轼的目光中满是震惊之色,因为苏轼虽说是废置了新法,但却又像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法。
高太后更是异彩连连,她已经尽可能的高估了苏轼,但苏轼这番话后,她还是觉得低估了苏轼,苏轼这种方式,不仅废置了新法,而且还将废除新法后的隐患全部清除。
整个朝堂上也就只有赵煦和苏轼一脸淡定。
赵煦淡定,是因为这本就是他提出,也是他为以后打基础的基础法。
苏轼淡定,是因为他震惊了将近一天。
“官家,太皇太后,老臣以为苏学士所说之法,才是适合我宋之法,可采用。”王珪虽然早早和赵煦通过气,但当听完苏轼的说法之后,还是感到震惊,苏轼这种想法,既废置了新法,又推动了另一种新法,最为关键的是,这种新法让百姓获利,地方豪强获利,富绅官员获利,几乎所有人都获得了利益,这这新法用利益勾动了大宋的所有人,谁敢从中作梗,就是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