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废置新法之事。”
“新旧两党,定然再起争端。”
“新党现在虽然势弱,但骨干犹在,新旧两党争端之下,废置新法的政令,没几次朝会,肯定决定不下来。”
“因此,你的态度至关重要。”
说到这里,赵煦停顿了一下,喝下一杯茶水,继续道,“朕有意让苏轼靠近旧党,所以苏轼会出支持旧党,废置新法。”
“但新法不可直接全部废除,需要徐循渐进。”
“朕已与苏轼商议,他会提出先行废置方田均税法、市易法以及保马法,三条法令。”
“明日只要苏轼一开口,你就支持苏轼即可,让旧党之人重新接纳苏轼。”
“朕估计要不了多久,章惇就会被人攻讦,赶出朝堂,到时你再提及苏轼进枢密院,担任枢密副使。”
“旧党之人定然不会反对,届时枢密院这盘棋,算是暂时完成了。”
“官家,这新法之中也有可取之处,若是全部废除,难免可惜,官家不妨再考虑一二。”王珪闻,心头震惊,对于高太后废置新法他早有准备,却没想到赵煦居然也想废除新法。
但经过接触,他清楚赵煦不是那种偏向新党或者旧党之人。
所以,他才会出劝说。
赵煦解释的道,“王相,新法弊大于利,不废置难以恢复民生。”
“大宋现在要的不是改革,而是尽快恢复被新法搞得一团糟的局势。”
“因此,新法中即使有优越的政令,也不适合当下的局势,必须要废除,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民生,大宋紧绷的弓弦,才会慢慢松弛下来。”
“官家远见,臣不如矣。”王珪脸上满是惊色,他本以为自己已经足够高估了赵煦,但听了赵煦的分析,他还是觉得自己低估了赵煦。
“王相谬赞了。”赵煦轻笑,而后面色一正,继续说道,
“不过,这新法废置,不可一蹴而就,需要慢慢废置,为我等布局争取时间。”
“王相可与苏轼配合,章惇可走,但近期不能,需要将章惇在中枢留置三月。”
“但是,枢密院十二房,你与林槩沟通,除却兵籍房之外,需将吏房、小吏房、在京房、知杂房以及支马房安排成自己人。”
“并且,有机会,将曹家二爷,曹诱调至汴梁,担任副都承旨。”
“等都承旨落马,直接接任都承旨。”
“老臣谨遵圣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