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着胆子批评的,其实也不太敢写实,都是写历朝历代发动战争的影响种种,因为不敢写,不敢议,不敢批评,反而写的别别扭扭不伦不类。
而颜君齐不同,他写的也是影响,而且重点完全在战之后,但他与别人的别扭拧巴,讨论道德、讨论历史上的得失例子不同,他分析的就是眼下的大岐、眼下的蛮族,没论这场仗应不应该打,而是既然打都打完了,该怎么将战果最大的发挥出来,从而利国利民。
范孝看得心惊肉跳,这份答卷,准确无比地戳中了弘安帝的痒处。
他们这些近臣最明白,这场战争的得失,是弘安帝的心病,他打了,力排众议,一意孤行,举全国之力打了,赢了。
刚赢的时候,满朝欢庆,主战派扬眉吐气。
可随后,他们发现,好像又没赢。
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和来之不易的胜利,并没有给大岐带来足够的好处,甚至影响了弘安帝的声誉。
从蛮人手中收来的广阔土地没有使大岐获得足够的财富,还成了一个吞金兽、无底洞。
几年下来,连曾经支持弘安帝开疆扩土的朝臣,都有些转向批评了。
那些批评他们可以充耳不闻,大不了将那些发牢骚的迂腐臣子打发回家。
可问题是,现在的局面,不是弘安帝想要的结果。
他想要的是看着大岐逐日强盛,无比的繁盛。
弘安帝从来没怀疑过自己的决策。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