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百尺长的通道,下葬时棺椁和随葬品皆由此送入墓室。
这与番茄酱前辈所说“进到文珠躺着的那个房间之前要走过一条很长的封闭起来的走廊”并无二致,进入墓室中,墓室四壁绘有彩画,与辣子鸡前辈回忆一致。番茄酱前辈吓到无法控制尖叫,因为墓室石门上用彩墨绘出一位女子从门后探出身张望的图画,与其在得乐天中所见有一女子为其打开面见文珠神时最后一道大门极为形似。
妇人启门图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于墓室墙壁上绘制一道假门,华服女子半身隐于门后,似乎正在观查着进入墓室的不速之客。目前最广为接受的说法是此为隐喻女仙迎接墓主前往仙界,而番茄酱前辈进入的便是门后的天地。妇人启门图背后的门扇都是无法打开的,只能理解成墓主对于升仙的美好幻想。如若门后隐藏的确是人类无法到达的仙界,那么文珠神难道是一位已经死去的神明吗?
2生者对亡者
古往今来,人们对于亡者的祭祀与对神明的祭祀类似,同样是焚香祷告,同样是呈上供奉,同样是天人永隔。民间流传着许多人死后成为神明的传说,譬如前文提到的弘农冯夷和厕神紫姑,仿佛死亡也是位列仙班的一种方式。
燕子坪居民对于已死的亲人同样设有祭祀仪式,每年寒食前后化身都会披挂上阵,摇铃鸣鼓招魂归家,于拜祭扫墓后送走亡魂。世代成为化身的余家只是在神前点一支香烛,余姥姥称“死后的人们都会跟随大河,前往文珠身边”。
而死者得遇文珠的观念与番茄酱前辈所总结的见神之法相悖,余姥姥主张死者要心平气和,默念着文珠母亲的名字逝去,番茄酱前辈却认为想见文珠神内心的渴求必不可少。
燕子坪的殓葬方式多为土葬或火化,将死者尸身沉入水中是古时才有的习俗。这份被文珠神的信徒们遗忘的传统,却被与文珠神形同陌路的枕棋氏沿用至今,每一任转世者仙逝后皆会被送入无名山上的潭水里,而那些没入水底的转世者们与文珠神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