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也对文珠神知之甚少。
既然每年都有盛大的祭祀,为何不为人知?掌控世界的神明为何甘心与人断绝,就此隐于黑暗?想要理解燕子坪居民、化身与文珠神的关系,还要从村中各种祭祀活动说起。
2今人对古神
自余燕子同学懂事起,燕子坪对文珠的娱神法事举行得非常频繁,“有空就办,每年过年时最热烈。家家户户都像走丢的小孩找妈妈,再次一等的就是中秋和七夕,夏天最少要有这两回的仪式,冬天可以减少次数,但不能没有”。
余燕子认为祭祀是对神明的美好想象,更通俗地说,每一场仪式都是凡人将自己理想中能将美好事物召至面前的骗局。试问无所不能的神,为何会因几盘肉块、几根香烛便屈尊入凡,聆听渺小如蜉蝣的凡人的愿望并使之实现?
这样的问题似乎只有余燕子想过,燕子坪其余的人们对文珠抱有狂热的信仰,化身每逢仪式开始前三天便要净身焚香,清理好法事所需的神服、神鼓、神铃。
神服是神衣与神帽的统称,在目前已知的信息里有两套神服,一是辣子鸡前辈和番茄酱前辈早年间亲眼看见过的化神庄壑与关涯共用的神服,一是如今完整保留在余燕子家中的神服。两件神服皆以牛羊皮制成,用动物筋带和五色彩带连接缝织,据说制衣采用的牛羊皮至今未曾更换,余姥姥给出的理由是“因为文珠认得这身皮囊”。
神帽与神衣的材质相似,在面前垂下珊瑚木珠串成的的五色珠帘。番茄酱前辈切身尝试过存于余燕子家中这件神服的味道,并以“嗯,还是那个味儿”和一阵干呕作为评价。
神鼓和神铃毋庸置疑是召唤文珠的工具。敲鼓声和摇铃声皆有其专属的规律,不同场合不同目的所需要奏出的音律也各不相同。这两样凡铁打造的乐器是否能达到面见文珠神所必须的“声音够大”的条件,我们尚且无法做出评判,但我们可以想见,夜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