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莫管闲事”、“遇事忍让”等出门在外的生存法则反复灌输。
\n
只是看儿子那兴奋劲儿,他能听进去几分,陈立心中实在没底。
\n
牛车缓缓驶入城门,一股喧嚣热浪扑面而来。
\n
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摊贩云集。
\n
卖菜的吆喝、卖肉的剁刀声、糖人摊子的铜锣响、以及过往车马的轱辘声交织在一起。
\n
陈守恒看得眼花缭乱,只觉得一双眼睛根本不够用。
\n
父子二人寻了家看起来干净的客栈落脚。
\n
次日一早,带着大儿子前往武馆拜师。
\n
多年前,陈立便打听清楚,镜山县城里,总共就有三家武馆,伏虎武馆、听涛武馆和靠山武馆。
\n
这三家武馆,伏虎武馆教授伏虎拳,传授伏虎拳,馆主据说是佛门俗家弟子,武功刚猛正大,尤重根基。
\n
听涛武馆以听涛剑法闻名,招式轻灵。
\n
靠山武馆则教授一门横练功夫铁山靠,修炼过程极为艰苦。
\n
陈立思来想去,决定让大儿子拜在伏虎武馆门下。
\n
伏虎拳大抵是佛门武功,更为适合打根基一些。以大儿子的心性,让他学横练功夫,只怕吃不下这苦头。
\n
至于不选听涛武馆的原因也简单,陈永全的儿子陈正通便在听涛武馆习武。
\n
两家矛盾由来已久,若是让守恒进听涛武馆,少年年轻气盛,少不得要有冲突。
\n
也倒不是怕事,陈立只是单纯的不想让这些事影响到长子练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