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小冯,你还真是说行动就行动!”老郑一帮炊事班战士挖泥土。
这里土壤肥沃,是种植的好土壤,就是太冷,適应这种温度的作物少,而且仅有夏季,能种的作物更少。
“嘿嘿!这不是想早点儿种上辣椒么!”冯素莲將土壤里夹杂的根须捡出来。
箩筐里的土壤湿润、鬆软、肥沃,上好的土壤。
“咦,这里还有辣子草?”有战士扒拉到一簇熟悉的草。
“我瞧瞧!”大家全都挤过来。
辣子草又叫辣蓼草,在內地很多地方路边、水沟边常见。
没想到这高原上也能见到,太神奇了。
“摘一些回去!”冯素莲突然有了想法。
“拿去干嘛?叶子都老了,不好吃!”在老郑眼中,这是野菜。
“谁说不能吃?別把它摘光了,留著它再长些!”
这里就一簇,看来在高原上它们生长也不易,不能一下给薅光。
这是辣蓼草的一种,期8-9月,果期9-10月,產雪域高原,生山坡草地、河滩草丛,海拔4500-5000米。
辣蓼草的作用很多,乡下多用蓼做酒麴。
水辣蓼和大红蓼的叶子不但可做酒麴,嫩叶还能吃,也能用来做辣味儿调料。
也有的钓鱼佬用辣蓼草扔水塘里醉鱼,农村也有將辣蓼草丟旱厕里,杀蛆虫。
“做啥?这点儿也不够大家吃啊!”老郑不解。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