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精铁打造的农具,上面刻着“为民”两个字。刘满仓收下了,摆在自己的书房里,每次看到,都能想起那些被埋没的匠心和尊严。
\n
三、商途:在夹缝中求存的韧性
\n
甘泉县的集市,是小商小贩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有个叫王婆的老太太,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做胡饼,推着小车在集市上卖。她的胡饼用料实在,味道好,很受百姓欢迎。但集市上有个地头蛇,是张地主的远亲,每天都要向王婆收“保护费”,不交就砸摊子。
\n
王婆一个老太太,哪里敢反抗,只能每天忍气吞声地交钱。刘满仓知道后,派了衙役去集市巡逻,明确告诉那地头蛇:“甘泉县的集市,是百姓的集市,不是你张家的地盘!再敢勒索,严惩不贷!”
\n
地头蛇一开始还嚣张,被刘满仓打了几大板,枷号示众后,才老实了。王婆的胡饼摊前,又排起了长队。她每次看到刘满仓路过,都会多塞给他两个胡饼,刘满仓也不推辞,接过胡饼,会放下几个铜钱。
\n
除了这些小商小贩,甘泉县还有几个做得稍大的贸易商。其中一个叫赵四海,是个走南闯北的行商,主要做丝绸和茶叶的生意。他不像本地贸易商那样和地主乡绅勾结,而是凭着自己的精明和信誉,在夹缝中求存。
\n
刘满仓很欣赏赵四海的为人,觉得他是个有见识的人。他主动找到赵四海,问他有没有兴趣开拓一些新的生意。赵四海眼睛一亮:“刘大人有何高见?”
\n
“甘泉县的工匠手艺好,除了铁器,还能做一些精巧的玩意儿,比如木雕、剪纸。这些东西拿到江南去,肯定能卖个好价钱。”刘满仓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n
赵四海沉吟了一下:“这个想法好是好,就是风险太大。江南那边的行规复杂,咱们人生地不熟的……”
\n
“本县可以给你写介绍信,介绍一些可靠的朋友。至于风险,本县可以以县衙的名义,给你做个担保。”
\n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